来源:外语学科教学论(对外汉语)教研室 作者:高星星、彭小燕
秋意渐浓,万物丰盈。welcome888集团网站英语专业2022级实习生在十堰市实验中学的教育实习已过半程。在为期两个月的实践中,准教师们以初心为笔、以实践为墨,在课堂教学中锤炼专业技能、在班级管理中探索育人智慧、在师德浸润中坚定教育信仰、在教研探索中拓宽专业视野。他们,从晨光熹微的早读、教学相长的课堂到灯火通明的晚间教研会议,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深度,用笔记记录教育教学的点滴发现,用思考沉淀成长的力量。
高星星(英语2201班):以“精细管理”浇灌班级成长之花
“班级管理不是冰冷的规则,而是温暖的引导。”高星星在实习日志中写道。在实习期间,我深刻体会到“亲其师、信其道”的真谛:它不仅是维持课堂纪律,更是营造积极学风、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。在指导老师的悉心点拨下,我初步领悟到“管理”与“育人”相结合的智慧,高效的管理依赖于清晰的常规、公正的执行与积极的师生互动。例如,通过注重课堂常规的细节管理,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与时间观念。“真正的管理是让规则内化为学生的自觉,让班级成为共同成长的乐园。”优秀的班级管理应如春风化雨,于无声处引导学生遵守规则、主动学习,这远比简单的说教更为有效。教育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不足,未来我将继续潜心学习,致力于提升综合育人能力。

协助指导老师管理早读,优化课堂常规细节
汪杜娟(英语2203班):在“教学相长”中打磨课堂生命力
在市实验中学进行教学实习的这段时光,让我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了更为真切和深入的体悟。教学工作是将知识、方法与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的核心途径,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。在实习期间,我深刻认识到扎实的教学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。我不仅学到如何设计教学环节、驾驭课堂互动,还通过帮助老师批改作业,将其视为了解学情、检验教学效果的宝贵窗口,学会了如何从学生的反馈中精准把脉,进而调整教学策略。优秀的教学应是一个“教学评”一致的完整闭环,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、提升思维。教育实习让我坚信,扎实的课堂应如“活水之源”,既要以学识为基,更要以学情为舵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语言的海洋中扬帆远航。我将继续精进学识,持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艺术性。

设计教学环节、批改作业,构建“教学评”闭环
羿兰(英语2202班):以“师德为镜”照亮育人初心
教育大计,师德为魂。在实习期间,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内涵有了更切身的体验。漫步在校园中,文化墙上展示的先进教师事迹是无声的课堂,他们甘为人梯、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,生动诠释了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的箴言。通过访谈优秀教师,我被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对学生的无私关爱、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深深打动。通过交流访谈,我认识到,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是学生品格的塑造者和成长的引路人。我将以他们为楷模,恪守师德、践行仁爱。

访谈优秀教师,学习校园文化墙先进事迹
贾晴云(英语2202班):以“教研为翼”拓展专业成长边界
“教而不研则浅,研而不教则空。”这是我全程参与教研组活动后的深刻感悟。教学研究是教师深化教学理解、优化课堂实践与实现专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;唯有持续反思与探索,教学才能永葆活力。我全程参与了英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、小组讨论、教学设计及其他系列主题活动,接触到前沿的教学理念与多样的教学方法,开阔了我的视野。在课后小组讨论中,我们实习生与指导老师一起交流心得,分享听课收获,并将理论知识与课堂观察相结合,探讨教学现象背后的规律。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批判性思维,更让我深刻认识到,融入集体教研是每一位新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。

参与英语教研组活动,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并开展小组研讨
从课堂教学的“匠心独运”到班级管理的“春风化雨”,从师德浸润的“初心觉醒”到教研探索的“智慧碰撞”,我们以行动诠释着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的誓言。教育实习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,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,教育的真谛在于知行合一,在于将专业学识转化为育人智慧。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到课后的教研反思,每一次实践都是成长的阶梯。这段宝贵的经历已内化为我们前行的动力,激励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念、更扎实的功底投身教育事业。我们必将带着这份收获,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继续求索,用爱心与智慧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,努力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。
【一审:齐雁飞 二审:祝东江 三审:王官华 编辑:汤慧敏】